夏夜泛江因造澹山

· 王恭
画舫宜凉夜,沧江酒气清。 星河分棹影,鸥鹭起歌声。 海旷天低水,潮平月到城。 澹山有佳处,遥见蚌珠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画舫(huà fǎng):装饰华丽的船只,常用于夜间游玩或宴会。
  • 沧江:泛指江水,此处指江面。
  • 星河:银河,夜空中星星聚集形成的带状景象。
  • 棹影:船桨在水中的倒影。
  • 鸥鹭:两种水鸟,鸥和鹭。
  • 潮平:指潮水退去,水面平静。
  • 澹山:诗中提到的山名,可能为虚构或特定地点。
  • 蚌珠:蚌壳中的珍珠,此处比喻澹山上的美景或亮点。

翻译

在凉爽的夏夜,乘坐着华丽的船只,江面上的酒气清新宜人。 银河映照着船桨的倒影,鸥鹭的歌声在夜空中响起。 海面广阔,天空低垂,水天一色;潮水退去,月亮照亮了城池。 澹山上有绝美的景色,远远望去,仿佛能看到闪烁的珍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夜泛舟江上的美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壮阔。诗中“星河分棹影,鸥鹭起歌声”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结尾的“澹山有佳处,遥见蚌珠明”则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使读者对澹山的美景充满遐想。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