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牛道徵长官中秋书闷是夕予适夜直

客怀一日强为好,独坐清宵还自深。 报漏虚严今夜直,闻乌暗动故山心。 萧萧槐影侵寒榻,淡淡蟾光度远岑。 何处闲愁关洛客,忽传新句愧知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独坐:独自坐着。
  • 清宵:清静的夜晚。
  • 报漏:古代计时器,报告时间。
  • 虚严:空旷而庄严。
  • 夜直:夜间值班。
  • 闻乌:听到乌鸦的叫声。
  • 故山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萧萧:形容风声。
  • 槐影:槐树的影子。
  • :覆盖,笼罩。
  • 寒榻:寒冷的床榻。
  • 淡淡:形容月光微弱。
  • 蟾光:月光。
  • 远岑:远处的山岭。
  • 关洛客:指在关中或洛阳一带的游子。
  • 新句:新的诗句。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这里指牛道徵。

翻译

我本想一天强颜欢笑,却独自坐在清静的夜晚,思绪更加深沉。 报时的漏声在空旷庄严的夜晚响起,我今夜值班,听到乌鸦的叫声,不禁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 风声中槐树的影子覆盖了寒冷的床榻,微弱的月光透过远处的山岭。 哪里的闲愁困扰着关中或洛阳的游子,忽然传来新的诗句,让我感到愧对理解我的知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中秋夜值班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独坐清宵”与“闻乌暗动故山心”描绘了诗人在静夜中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对“萧萧槐影”和“淡淡蟾光”的细腻描绘,诗人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映衬内心的情感,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幽远的意境。结尾处的“新句愧知音”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与自愧不如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方献夫

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