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玉林师赴会还闽中

· 王绂
道风高迈素知名,诏率同袍上玉京。 梵教宣扬超古昔,圣恩弘济及幽明。 祥云尽集瑶花舞,甘露朝凝宝树荣。 法会已周辞凤阙,浮杯南去海波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道风高迈:道德风范高尚远大。
  • 素知名:一向有名。
  • 诏率同袍:皇帝下诏命令同行的人。
  • 上玉京:前往京城。
  • 梵教宣扬:佛教的传播。
  • 超古昔:超越古代。
  • 圣恩弘济:皇帝的恩泽广泛救助。
  • 及幽明:涉及生者和死者。
  • 祥云尽集:吉祥的云彩聚集。
  • 瑶花舞:如瑶池仙境中的花朵般舞动。
  • 甘露朝凝:早晨的甘露凝结。
  • 宝树荣:珍贵的树木茂盛。
  • 法会已周:佛教法会已经圆满结束。
  • 辞凤阙:离开皇宫。
  • 浮杯南去:乘船南行。
  • 海波平:海面平静。

翻译

道德风范高尚远大,一向有名,皇帝下诏命令同行的人前往京城。佛教的传播超越古代,皇帝的恩泽广泛救助,涉及生者和死者。吉祥的云彩聚集,如瑶池仙境中的花朵般舞动,早晨的甘露凝结,珍贵的树木茂盛。佛教法会已经圆满结束,离开皇宫,乘船南行,海面平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玉林师赴京参加法会的盛况及其返回闽中的情景。诗中,“道风高迈”和“素知名”赞美了玉林师的道德风范和声望。通过“梵教宣扬”和“圣恩弘济”,诗人表达了对佛教传播和皇帝恩泽的赞颂。后两句以祥云、瑶花、甘露、宝树等意象,描绘了法会的庄严与美好。结尾的“辞凤阙”和“海波平”则预示了玉林师平安归去的旅程。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佛教和皇恩的敬仰之情。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