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九日瞻望大驾渡江作

· 王绂
风送龙舟正落潮,山形盘踞郁岧峣。 帝图久已超三代,王气何曾数六朝。 樯橹中流江路迥,旌旗夹岸海天遥。 只今万国歌游豫,不独康衢稚子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瞻望:仰望,远望。
  • 大驾:皇帝的车驾,这里指皇帝。
  • 龙舟:皇帝乘坐的船只,象征皇权。
  • 落潮:潮水退去。
  • 盘踞:占据,稳固地存在。
  • 郁岧峣(yù tiáo yáo):形容山势高耸,郁郁葱葱。
  • 帝图:国家的宏图大业。
  • 超三代:超越夏、商、周三代,指历史上的盛世。
  • 王气:指国家的兴盛气象。
  • 数六朝:数,计算;六朝,指历史上的六个朝代,这里泛指历史上的朝代。
  • 樯橹:船上的桅杆和桨,代指船只。
  • 中流:江河的中央。
  • 江路迥:江路,江上的航道;迥,远。
  • 旌旗:旗帜,代表军队或皇帝的仪仗。
  • 夹岸:两岸。
  • 海天遥:海与天相接,形容遥远。
  • 歌游豫:歌颂和欢乐。
  • 康衢稚子谣:康衢,宽阔的大道;稚子,小孩子;谣,歌谣。这里指小孩子唱的歌谣,象征国家的和平与繁荣。

翻译

二月九日,我仰望着皇帝的龙舟在风中顺流而下,正值潮水退去。山势高耸,郁郁葱葱,稳固地占据着这片土地。国家的宏图大业已经超越了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代,国家的兴盛气象又岂是历史上的六朝所能比拟。船只在江河中央航行,航道显得格外遥远,两岸旌旗飘扬,海与天相接,显得无比遥远。如今,万国都在歌颂和欢乐,不仅仅是大道上的小孩子唱着歌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皇帝渡江的盛况,通过对比历史上的盛世和六朝,强调了当时国家的强盛和繁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龙舟”、“山形”、“帝图”、“王气”等,展现了宏大的场面和深厚的历史感。结尾处提到万国的歌颂和孩子的歌谣,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和平繁荣的向往。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