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方草堂堂前梅重阳日一花开

高枝独立迥无邻,先报琼华第一春。 气骨定知名士品,须眉应类上仙人。 似窥玉盏酬佳节,疑笑金英狎隐沦。 冰雪文章谁并美,草堂新咏见丰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十四方草堂:诗人的居所名称。
  • 重阳日: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 琼华:美玉,这里比喻梅花。
  • 气骨:气质和骨格,指人的品格。
  • 名士品:指有才学而不拘世俗的名士风范。
  • 须眉:男子的代称,这里指梅花像仙人般的姿态。
  • 玉盏:玉制的酒杯,这里比喻梅花。
  • 金英:指菊花,重阳节时常赏菊花。
  • 狎隐沦:亲近隐逸的生活。
  • 冰雪文章:比喻清高脱俗的文学作品。
  • 丰神:丰满的神采。

翻译

在六十四方草堂前,一株梅花在重阳日独自绽放,它是春天的第一报。这株梅花高傲地独立,四周没有其他花木相伴,它首先报告了春天的到来。它的气质和骨格必定与名士的风范相匹配,它的姿态就像仙人一般。它似乎在用玉盏庆祝这个佳节,又像是在嘲笑那些亲近隐逸生活的菊花。它的清高脱俗,谁能与之媲美?草堂的新诗篇展现了它的丰满神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日草堂前一株梅花的孤傲与美丽,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赋予梅花以名士的气质和仙人的姿态。诗中“先报琼华第一春”一句,既表达了梅花作为春天的使者,又暗含了梅花的高洁与不凡。后文通过对比梅花与菊花的不同,突出了梅花的高洁与独特,展现了诗人对梅花深深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王邦畿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 416篇诗文

王邦畿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