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云峰望始尽九华之胜因复作歌
九华之峰九十九,此语相传俗人口。
俗人眼浅见皮肤,焉测其中之所有?
我登华顶拂云雾,极目奇峰那有数?
巨壑中藏万玉林,大剑长枪攒武库。
有如智者深韬藏,复如淑女避谗妒。
闇然避世不求知,卑己尊人羞逞露。
何人不道九华奇,奇中之奇人未知。
我欲穷搜尽拈出,秘藏恐是天所私。
旋解诗囊旋收拾,脱颖露出锥参差。
从来题诗李白好,渠于此山亦潦草。
曾见王维画辋川,安得渠来拂纤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顶:九华山的最高峰。
- 拂云雾:拨开云雾。
- 巨壑:深谷。
- 万玉林:形容山谷中树木茂密,如同玉林。
- 大剑长枪攒武库:比喻山峰形状像武器堆积的武库。
- 深韬藏:深藏不露。
- 淑女避谗妒:比喻山峰像淑女一样躲避谗言和嫉妒。
- 闇然:隐晦不显。
- 卑己尊人:谦逊自己,尊重他人。
- 穷搜:彻底搜寻。
- 拈出:取出,引申为展示。
- 秘藏:秘密珍藏。
- 旋解诗囊:立刻打开诗囊。
- 脱颖露出锥参差:比喻诗才显露,如同锥子从袋中突出。
- 渠:他。
- 潦草:草率,不精细。
- 王维画辋川: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辋川是其隐居地,也是其画作的题材。
- 拂纤缟:拂拭细白的绢,比喻请王维来画九华山。
翻译
九华山有九十九座山峰,这个说法流传在俗人之间。 俗人见识浅薄,只看到表面,怎能了解山中的奥秘? 我登上九华山的最高峰,拨开云雾,放眼望去,奇峰无数。 深谷中藏着茂密的树林,山峰形状像武器堆积的武库。 有的山峰像智者深藏不露,有的像淑女躲避谗言和嫉妒。 它们隐晦不显,不求世人知晓,谦逊自己,尊重他人,羞于炫耀。 谁不知道九华山奇妙,但奇中之奇却鲜为人知。 我想要彻底搜寻,展示所有秘密,恐怕这些美景是天意私藏。 立刻打开诗囊,诗才显露,如同锥子从袋中突出。 人们都说李白的题诗好,但他对九华山的描述也显得草率。 我曾见过王维画辋川,真希望他能来画九华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九华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诗中,“九华之峰九十九”开篇即点明主题,随后通过对山峰的比喻和想象,如“巨壑中藏万玉林”、“大剑长枪攒武库”,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九华山的壮丽景色。诗人的情感也随着对山景的描绘而逐渐升华,从对俗人浅见的批判,到对山中奥秘的向往,再到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保护,层层递进,情感丰富。最后,诗人以对李白和王维的评价作结,表达了自己对九华山美景的独特见解和艺术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王守仁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大帽山、浰头、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以曾筑室阳明洞中,学者称阳明先生。文章博大昌达,初刻意为词章,后不复措意工拙,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 9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