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鄱阳舟中作

· 王恭
扬帆渡彭蠡,云树晓冥冥。 潮到浔阳白,山连建业青。 乾坤随去鸟,江海任流萍。 回首乡林远,归鸿不可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彭蠡(péng lí):即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 浔阳:古代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
  • 建业:古代地名,今江苏省南京市。
  • 乾坤:天地。
  • 流萍:漂浮的萍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翻译

扬帆穿越彭蠡湖,云雾缭绕的树木在黎明时分显得幽暗。 潮水涌至浔阳,变得洁白如雪,山脉连绵至建业,青翠欲滴。 天地间,随着远去的鸟儿一同流逝,江海中,任由漂浮的萍草随波逐流。 回首遥望远方的家乡林地,归来的鸿雁的叫声已无法听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乘舟穿越鄱阳湖时的深情与思乡之情。诗中,“扬帆渡彭蠡”一句即展现了壮阔的湖景,而“云树晓冥冥”则增添了一抹朦胧的美感。后两句通过对“潮到浔阳白”和“山连建业青”的描绘,进一步以色彩对比强化了景色的生动与辽阔。诗的下半部分,通过“乾坤随去鸟”和“江海任流萍”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感慨。结尾的“回首乡林远,归鸿不可听”则深情地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与无法归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