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饮

· 王恭
残柳烟空泣露蝉,夜堂红烛照长筵。 门临一叶秋声里,帘卷秋风夕鸟边。 且纵芳樽吟绿水,莫将青镜叹流年。 兴酣耳热忘头白,不觉清宵刻漏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残柳:指秋天凋零的柳树。
  • 烟空:烟雾弥漫的空中。
  • 露蝉:在露水中鸣叫的蝉。
  • 夜堂:夜晚的厅堂。
  • 红烛:红色的蜡烛。
  • 长筵:长长的宴席。
  • 一叶:指秋天的第一片落叶,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
  • 秋声:秋天的声音,如落叶声、风声等。
  • 帘卷:卷起帘子。
  • 秋风:秋天的风。
  • 夕鸟:傍晚的鸟儿。
  • 芳樽:装有美酒的酒杯。
  • 绿水:清澈的水,常用来形容景色优美。
  • 青镜:青铜镜,古代常用作比喻时光流逝。
  • 流年:流逝的时光。
  • 兴酣:酒兴正浓。
  • 耳热:形容饮酒后耳朵发热。
  • 头白:头发变白,指年老。
  • 清宵:清静的夜晚。
  • 刻漏:古代计时器,此处指时间的流逝。

翻译

秋天的柳树在烟雾弥漫的空中凋零,蝉在露水中哀鸣。夜晚的厅堂里,红烛照亮了长长的宴席。门前是秋天的第一片落叶带来的秋声,帘子卷起,秋风吹过,傍晚的鸟儿在旁边飞过。让我们举起装满美酒的酒杯,吟咏着清澈的水景,不要对着青铜镜感叹时光的流逝。酒兴正浓,耳朵发热,忘记了头发的变白,不知不觉中,清静的夜晚已经过去,时间在刻漏中悄然流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夜饮酒的场景,通过对残柳、露蝉、红烛等意象的细腻刻画,营造出一种秋夜的静谧与哀愁。诗中“且纵芳樽吟绿水,莫将青镜叹流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流逝岁月的无奈。最后两句“兴酣耳热忘头白,不觉清宵刻漏传”则展现了诗人酒后的忘我之态,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意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感慨。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