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题注:“寄茶”资料中多作“奇茶”,据意选“寄”字。
雪乳:茶之佳品。
活火:有焰的火;烈火。唐·赵璘《因话录‧商上》:“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火之焰者也。”
沙瓶:犹沙罐。
阳羡月:江苏宜兴的团茶。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张芸叟《画墁录》云:‘有唐茶品,以阳羡为上供,建溪、北苑未著也。’”
慧山泉:一处水质适于烹茶的优质泉。
“地炉残雪贫陶谷”句:陶谷是五代宋初文人。他有一小妾,曾是太尉党进的家姬。他在雪天之中,以雪水烹茶,并问小妾道:“党家会欣赏这个吗?”小妾道:“党太尉是个粗人,怎知这般乐趣?他就只会在销金帐中浅斟低唱,饮羊羔酒。”她意在讥讽陶谷,认为比起党家富贵奢华的生活,取雪烹茶的风雅太显寒酸。陶谷听罢,默然不语。
玉川:指唐代卢仝。玉川本为井名,在河南济源县泷水北。卢仝喜饮茶,尝汲井泉煎煮,因自号“玉川子”唐·韩愈《寄卢仝》诗:“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雪乳:指茶汤。
- 活火:指旺火。
- 沙瓶:指沙制的茶壶。
- 阳羡月:指宜兴的茶,阳羡是宜兴的古称。
- 竹符:古代用来调水的一种工具,这里指用来调配泉水。
- 慧山泉:指优质的泉水。
- 地炉:指室内的火炉。
- 陶谷:指陶渊明,这里借指贫穷但有诗意的境况。
- 玉川:指玉川子卢仝,这里借指清贫的文人。
- 尘满腹:指心中充满了俗世的烦恼。
翻译
夜晚思念着那如雪乳般的茶汤,无法入眠,于是用旺火在沙制的茶壶中自己煎茶。 轻轻打开白绢包裹的阳羡茶,用竹符调配着慧山的清泉。 室内的火炉旁还残留着雪,贫穷如陶渊明,破旧的屋子里吹着清风,病弱如玉川子。 不要说我近年来心中充满了尘世的烦恼,在这小窗下,寒冷的梦境已经让我清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夜晚独自煎茶的场景,通过对茶、火、水等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烦恼的超越。诗中“雪乳”、“活火”、“阳羡月”、“慧山泉”等词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诗意,体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深厚情感。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地炉残雪”与“破屋清风”,表达了诗人虽处贫病之中,但心境已从尘世的烦恼中解脱,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
文徵明的其他作品
- 《 二月望与次明道复泛舟出江村桥抵上沙遵陆邂逅朱尧民钱孔周登天平饮白云亭次第得诗三首 其二 》 —— [ 明 ] 文徵明
- 《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一 》 —— [ 明 ] 文徵明
- 《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三 宿静观楼 》 —— [ 明 ] 文徵明
- 《 题画 》 —— [ 明 ] 文徵明
- 《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十 》 —— [ 明 ] 文徵明
- 《 竹堂 》 —— [ 明 ] 文徵明
- 《 闲兴 其三 》 —— [ 明 ] 文徵明
- 《 上巳日独行溪上有怀九逵 》 —— [ 明 ] 文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