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林中州书棠梨白头

· 王恭
有鸟有鸟头雪白、羽离披,一雄啾啾挟两雌。高飞畏弹射,栖宿不分离。 山果熟时无苦饥,哂彼炎州翠,杀身徒尔为。何如此鸟之智如愚痴,老向林泉谁得窥。 棠梨结子竹花谢,春去秋来同一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羽离披:羽毛散乱的样子。
  • 啾啾:鸟叫声。
  • :带着。
  • 弹射:用弹弓射击。
  • 栖宿:栖息和住宿。
  • :嘲笑。
  • 炎州翠:指生活在炎热地区的翠鸟。
  • 徒尔为:白白地如此。
  • 智如愚痴:看似愚蠢,实则智慧。
  • 林泉:山林和泉水,指隐居的地方。
  • :窥视,看。

翻译

有一种鸟,头是雪白的,羽毛散乱,一只雄鸟啾啾地叫着,带着两只雌鸟。它们高飞时害怕被弹弓射击,栖息时从不分离。

当山果成熟时,它们不会挨饿,嘲笑那些生活在炎热地区的翠鸟,它们白白地牺牲自己。为何不像这种鸟那样,看似愚蠢,实则智慧,老来在林泉中隐居,无人能窥见。

当棠梨结果,竹花凋谢,春去秋来,它们始终如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种头白羽乱的鸟,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诗中的鸟儿虽然外表不扬,但它们智慧地选择了远离纷扰的生活方式,与伴侣相依为命,不受外界威胁。作者通过对比炎州翠鸟的命运,强调了这种鸟的智慧和隐逸生活的价值。最后,以棠梨和竹花的自然变化,象征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恒常,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