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胜寄:美好的寄托。
- 越筹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霁心:心情开朗,如雨后天晴。
- 翠微:山色青翠,此处指山。
- 法侣:道友。
- 尽夕:整夜。
- 松扉:松树下的门。
- 天声:天籁之音。
- 澄秋衣:使秋天的衣裳显得清澈。
- 馀响:余音。
- 倏尔:忽然。
- 清尘机:清除尘世的纷扰。
- 愿言:愿意说,此处意为愿意。
- 香界:指佛寺。
- 信宿:连宿两夜。
翻译
美好的寄托超越了越筹岭,心情开朗地投身于青翠的山色之中。 在阴暗的树林中遇见了道友,整夜都在松树下的门旁停留。 石门中发出天籁之音,海上的月光使秋天的衣裳显得清澈。 风和泉水还有余音,忽然间清除了尘世的纷扰。 愿意寄托于佛寺之中,连宿两夜也不愿归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秋夜宿于石门洞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胜寄越筹岭,霁心投翠微”表达了诗人心情的开朗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阴林见法侣,尽夕留松扉”则描绘了诗人与道友在山林中的相聚,以及他们整夜的停留。后几句通过对天籁之音、月光、风泉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最后,“愿言托香界,信宿以忘归”表达了诗人愿意在佛寺中寻求心灵寄托,甚至不愿归去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清净生活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