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应曲

金井,金井,梧叶银床露冷。千门万户砧声,北斗城头月明。 明月,明月,偏照旅人华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井:装饰华丽的井,常用来形容宫廷或富贵之家的井。
  •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
  • 银床:银色的井栏,形容井栏的华丽。
  • 砧声:捣衣声,古代妇女在砧板上捣打衣物时发出的声音。
  • 北斗城头:指北斗星下的城墙,象征着夜晚的寂静和高远。
  • 旅人:旅行在外的人。
  • 华发:花白的头发,指年老。

翻译

金井旁,金井旁,梧桐叶落银床边,露水已冷。千家万户传来砧声,北斗星下的城头,月光皎洁。 明月啊,明月,偏偏照亮了旅人斑白的发丝。

赏析

这首作品以金井、梧叶、银床等意象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与凄凉。通过“千门万户砧声”和“北斗城头月明”的对比,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人们的忙碌。最后,“明月,明月,偏照旅人华发”一句,以明月的无情对照旅人的孤独与衰老,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岁月流逝的哀愁。整首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古诗词作品。

王鸿儒

明河南南阳人,字懋学。少颖悟,读书过目不忘,为府史佐书,知府段容思见而奇之,使为诸生,教以经术,蔚为大儒。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累擢为山西副使,武宗时迁南京户部尚书。为人清正,学务穷理致用。有《凝斋笔语》。 ► 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