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晋安何文学被役卒辽东

· 王恭
故乡宁不死,嗟尔没边州。 野水辽天远,寒山海树秋。 芳城书店悄,残日穗帷幽。 惆怅吞声别,谁堪久泪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叹息,表示哀伤或同情。
  • :消失,这里指死亡。
  • 穗帷:覆盖在棺材上的布幔。
  • 惆怅:形容心情失落、忧伤。
  • 吞声:忍住哭泣的声音。

翻译

宁可在故乡死去,也不愿你消失在边远的辽东。 野外的天空辽阔,水面遥远,寒山与海边的树木在秋天显得格外凄凉。 芳香的城池里书店静悄悄,残阳下的穗帷显得幽暗。 心情失落,无声地告别,谁能忍受长久的泪水流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晋安何文学不幸命运的深切哀悼和无尽的思念。诗中,“故乡宁不死,嗟尔没边州”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何文学命运的悲叹。通过描绘“野水辽天远,寒山海树秋”的凄凉景象,加深了诗歌的哀伤氛围。末句“惆怅吞声别,谁堪久泪流”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无法抑制的悲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