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雉(zhì):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势高峻。
- 迥(jiǒng):远。
- 孤屿:孤立的小岛。
- 磬(qìng):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 薜萝(bì luó):薜荔和女萝,两种植物名,常用来指隐士的服装或住所。
- 危阑:高高的栏杆。
- 无那(wú nà):无奈。
翻译
荒凉的城墙连绵高耸,城下风起,波涛汹涌。 云彩静止,远天鸟儿飞得遥远,潮水平静,孤岛上夕阳格外多。 风帆点点,迷失在烟雾缭绕的树林中,山间的磬声遥远,穿越薜荔和女萝。 十二重高高的栏杆都被我倚遍,心中无奈,月光明亮又如何。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荒城傍晚的静谧与辽阔。通过“荒城百雉郁嵯峨”和“城下风来涌漫波”展现了城墙的高大与波涛的汹涌,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诗中“云静遥天飞鸟迥,潮平孤屿夕阳多”进一步以静谧的天空和遥远的飞鸟,以及平静的潮水和孤岛上的夕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后两句“风帆点点迷烟树,山磬迢迢度薜萝”则通过风帆和山磬的声音,增添了一丝神秘和超脱的氛围。结尾“十二危阑都倚遍,关心无那月明何”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无奈情感,使得整首诗在宁静中透露出一丝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