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戴仲鹖宿梅汀舟中

海外逢君话,孤舟复此汀。 烟波秋淡淡,江雨夜冥冥。 烛没分渔火,杯空挹露泠。 连床应几夕,明日又东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戴仲鹖:人名,诗人的朋友。
  • 梅汀:地名,可能是一个以梅花和河流为特色的地方。
  • 孤舟:单独的一只船。
  • :水边的平地。
  • 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
  • 淡淡:形容烟雾轻薄,不浓重。
  • 冥冥:形容夜色昏暗,模糊不清。
  •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 挹露泠:挹取露水,泠指清凉。
  • 连床:同床共枕,形容关系亲密。
  • 东亭:地名,可能是诗人接下来要去的地方。

翻译

在海外与你相遇交谈,又在这孤舟中再次停靠梅汀。 烟雾笼罩的水面在秋天显得格外淡薄,江上的雨夜则昏暗模糊。 烛光沉没在渔火之中,我们空着杯子,尝试舀取清凉的露水。 应该会连续几个晚上同床共枕,明天又将启程前往东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舟中的夜晚情景,通过“烟波秋淡淡,江雨夜冥冥”传达了秋夜的宁静与朦胧美。诗中“烛没分渔火,杯空挹露泠”巧妙地以烛光与渔火、空杯与露水的对比,表达了夜晚的静谧与清凉。结尾的“连床应几夕,明日又东亭”则透露出诗人对即将离别的淡淡哀愁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感悟。

方献夫

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