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真上人竹茶炉

· 王绂
僧馆高闲事事幽,竹编茶灶瀹清流。 气蒸阳羡三春雨,声带湘江两岸秋。 玉臼夜敲苍雪冷,翠瓯晴引碧云稠。 禅翁托此重开社,若个知心是赵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uè):煮。
  • 阳羡: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宜兴市,以产茶著名。
  • 湘江:河流名,位于湖南省。
  • 玉臼:玉制的臼,用于捣碎物品。
  • 翠瓯:翠绿色的茶杯。
  • 禅翁:指禅师,修禅的老人。
  • 赵州:指赵州禅师,唐代著名禅师,以“吃茶去”公案闻名。

翻译

僧馆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和幽深,用竹子编织的茶炉煮着清澈的流水。 茶炉的蒸汽仿佛带着阳羡春天的细雨,煮茶的声音又像是湘江两岸秋天的风声。 夜晚,玉臼敲打的声音清脆如雪,晴天时,翠绿色的茶杯中仿佛凝聚着浓密的碧云。 禅师以此茶会重新开启禅社,但有谁能真正理解禅心,如同赵州禅师那样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僧馆中煮茶的情景,通过“竹编茶灶”、“阳羡三春雨”、“湘江两岸秋”等意象,展现了茶香与自然景色的和谐统一。诗中“玉臼夜敲苍雪冷,翠瓯晴引碧云稠”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比喻,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和形象感。结尾的“禅翁托此重开社,若个知心是赵州”则深化了禅茶一味的主题,表达了禅师对茶道的深刻理解和禅意的追求。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