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陈孝廉赴京师

· 王恭
斗酒粤城闉,千门柳色新。 孤帆辞海月,疋马入京尘。 凤阙趋朝早,龙池听漏频。 青云从此去,应念布衣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斗酒:指少量的酒。
  • 粤城闉(yīn):粤城的城门。
  • 孤帆:孤单的船帆,这里指陈孝廉乘船离去。
  • 海月:海上的月亮。
  • 疋马(pǐ mǎ):一匹马。
  • 京尘:京城的尘土,比喻繁华的京城。
  • 凤阙:皇宫的别称。
  • 龙池:皇宫中的池塘,也指皇宫。
  • 听漏:古代用漏壶计时,听漏即听漏壶的声音以判断时间,这里指在皇宫中等待朝见。
  • 青云:比喻高官显爵。
  • 布衣:平民的代称。

翻译

在粤城的城门边,我们共饮少量的酒,千家万户的柳树都换上了新绿。你独自乘船,告别了海上的明月,一匹马踏入了京城的繁华尘土。早早地前往皇宫,频繁地在龙池边听漏等待朝见。从此青云直上,但愿你不要忘记曾经身为平民的贫寒。

赏析

这首诗是王恭赠别陈孝廉赴京师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和对友人不忘初心的期望。诗中通过“斗酒”、“孤帆”、“疋马”等意象,描绘了友人离别的场景,同时“凤阙”、“龙池”等词语则预示了友人即将步入的官场生活。最后两句“青云从此去,应念布衣贫”,既是对友人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也是对友人不要忘记过去贫寒生活的提醒。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