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道中短述

腊意中宵尽,春容傍晓生。 野塘冰转绿,江寺雪消晴。 农事占泥犊,羁怀听谷莺。 故山梅正发,谁寄欲归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腊意(là yì):指冬季的气息。
  • 中宵(zhōng xiāo):半夜。
  • 春容(chūn róng):春天的景象。
  • 野塘(yě táng):野外的池塘。
  • 江寺(jiāng sì):江边的寺庙。
  • 羁怀(jī huái):旅人的思乡之情。
  • 谷莺(gǔ yīng):山谷中的黄莺。
  • 泥犊(ní dú):小牛。

翻译

冬季的气息在半夜结束,春天的景象随着黎明而生。 野外的池塘冰面开始变绿,江边的寺庙雪已消融,天空放晴。 农夫们根据泥泞中小牛的迹象预测农事,旅人听着山谷中黄莺的叫声,感受着思乡之情。 故乡的山中梅花正盛开,有谁能够寄去我想要归去的情感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立春日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腊意中宵尽,春容傍晓生”巧妙地以时间转换来象征季节的更替,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后两句通过对野塘、江寺的描绘,进一步以景生情,抒发了羁旅之思。结尾的“故山梅正发,谁寄欲归情?”则深情地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无法归去的无奈。

王守仁

王守仁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大帽山、浰头、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以曾筑室阳明洞中,学者称阳明先生。文章博大昌达,初刻意为词章,后不复措意工拙,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 9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