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龙门高漫士牧隐二先辈

· 王恭
玩宇平临半占峰,清晖遥映翠微松。 云来鸡屿应还倦,鸟下龙门去亦慵。 池草任随吟处长,江花偏待醉时逢。 十年自笑无家别,谁念沧浪远寄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玩宇:指游玩的庭院或空间。
  • 占峰:高峰。
  • 清晖:清亮的光辉,这里指阳光。
  • 翠微松:翠绿的松树。
  • 鸡屿:小岛名,具体位置不详。
  • 龙门:地名,这里可能指某处有龙门之称的地方。
  • :懒散,懒惰。
  • 池草:池边的草。
  • 江花:江边的花。
  • 沧浪:指江河,这里可能指诗人漂泊的河流。

翻译

在庭院中游玩,庭院正好平对着半山的高峰,阳光遥遥映照着翠绿的松树。云朵飘到鸡屿似乎也感到了疲倦,鸟儿飞下龙门也显得懒散。池边的草随着吟诗声自由生长,江边的花偏偏在醉意中相遇。十年来我自笑无家可归,谁能想到我漂泊在远方的江河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自然景象,通过庭院、高峰、阳光、松树等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诗中“云来鸡屿应还倦,鸟下龙门去亦慵”巧妙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结尾的“十年自笑无家别,谁念沧浪远寄踪”则透露出诗人对漂泊生涯的无奈与感慨,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家的思念。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