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林汉孟赴召天京

· 王恭
七峰岩下旧逃名,何事輶轩赴上京。 白首相逢萍梗别,青山谁共薜萝情。 疏烟野火丹阳骑,远树春风白下莺。 想到都门知己在,南宫西掖有逢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輶轩:古代一种轻便的车,这里指代使者或官员的交通工具。
  • 萍梗:比喻行踪无定或身世飘零。
  • 薜萝: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隐士的居所。
  • 丹阳:地名,今江苏丹阳市。
  • 白下:南京的别称。
  • 南宫:古代指尚书省,也泛指朝廷。
  • 西掖:中书省的别称,也泛指朝廷。

翻译

在七峰岩下,你曾隐姓埋名,是什么原因让你乘坐轻车前往京城呢? 我们白发苍苍,偶然相逢,却又像漂泊的浮萍一样即将分别,谁还能与你共享那青山间的隐逸之情呢? 远处疏烟袅袅,野火点点,你骑着马在丹阳的路上,春风吹拂着远树,白下的莺鸟在歌唱。 想到京城中有许多知己,无论是尚书省还是中书省,都会有热情的迎接。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林汉孟赴京的复杂情感。诗中,“七峰岩下旧逃名”一句,既展现了林汉孟曾经的隐逸生活,又暗含对其出仕的疑惑。后文通过对“白首相逢萍梗别”和“青山谁共薜萝情”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惋惜和对隐逸生活的怀念。结尾处,诗人想象友人到京后的情景,寄寓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