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乐舞省墓归闽复还天京

· 王恭
宫县声绕凤台春,万舞雍容对玉宸。 华表忽惊千岁别,恩波遥借一归人。 边淮独树斜连海,故陇寒楸远入闽。 莫向尘中成久别,太平天子重明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宫县:古代宫廷中的乐舞。
  • 凤台: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皇宫。
  • 玉宸:指皇帝。
  •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
  • 恩波:比喻皇帝的恩泽。
  • 边淮:指淮河边。
  • 故陇:指故乡的山岭。
  • 寒楸:指墓地上的楸树。
  • 明禋:明亮的祭祀,指皇帝的祭祀活动。

翻译

宫廷中的乐舞声环绕着凤台春意盎然,万般舞蹈雍容华贵地对着皇帝展现。华表忽然让人感到千年的别离,皇帝的恩泽远道而来,借给了一个归乡的人。淮河边的独树斜斜地连着大海,故乡的墓地上寒凉的楸树远望入闽。不要在尘世中长久分别,太平天子重视明亮的祭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乐舞的盛况和归乡人的感慨。诗中,“宫县声绕凤台春”和“万舞雍容对玉宸”生动地展现了宫廷乐舞的繁华与庄严,而“华表忽惊千岁别”则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后两句“边淮独树斜连海,故陇寒楸远入闽”则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以“太平天子重明禋”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和平盛世的向往和对皇帝祭祀活动的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