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赋佥宪陈公鹤峰亲舍

· 王恭
柏台使者金门吏,家住惠阳万山里。 青山历历孟家邻,乔木苍苍郑公里。 黄鹤连峰入翠微,白云亲舍对清晖。 山厨日送茅容膳,野服时逢莱子衣。 别来久矣怀乡国,身受皇恩归未得。 林鸟频闻返哺声,萱花几变忘忧色。 七闽露冕肃秋霜,揽辔唯应忆范滂。 会使乡人看昼锦,惠阳山水有辉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柏台:古代官署名,此指高级官员的办公地点。
  • 使者:指官员。
  • 金门:指皇宫的门,此指在朝廷中任职。
  • 惠阳:地名,今属广东省惠州市。
  • 孟家邻:指孟子的邻居,此用来形容山村的幽静。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苍苍:形容树木茂盛。
  • 黄鹤:指黄鹤楼,此用来形容山峰的高耸。
  • 连峰:连绵的山峰。
  • 翠微:山色青翠的样子。
  • 清晖:明亮的日光。
  • 山厨:山中的厨房,此指简朴的生活。
  • 茅容膳:用茅草覆盖的简陋厨房,此指简朴的饮食。
  • 野服:指平民的服装。
  • 莱子衣:指隐士的衣着,此用来形容隐居生活。
  • 乡国:家乡。
  • 皇恩:皇帝的恩典。
  • 返哺声:指鸟儿回巢哺育幼鸟的声音,比喻思乡之情。
  • 萱花: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其能忘忧。
  • 几变忘忧色:多次变化,失去了忘忧的颜色,比喻心情的变化。
  • 七闽:指福建,古代福建有七闽之称。
  • 露冕:指官员的帽子,此指官员的身份。
  • 肃秋霜:形容官员的威严如秋霜般严肃。
  • 揽辔:指掌握政权。
  • 范滂:东汉时期的官员,以清廉著称。
  • 昼锦:指官员衣锦还乡,此指荣耀归乡。
  • 辉光:光辉,荣耀。

翻译

在柏台担任使者的金门官员,家住在惠阳的万山之中。 青山环绕,如同孟子的邻居,乔木茂盛,仿佛郑公的村落。 黄鹤楼般的连绵山峰深入青翠之中,白云下的亲舍对着明亮的日光。 山中的厨房日日送来茅草覆盖的简朴饮食,时常遇到穿着野服的隐士。 离别家乡已久,心中怀念故土,身受皇恩却未能归去。 林中的鸟儿频频发出回巢哺育的声音,萱花多次变化,失去了忘忧的颜色。 在福建,官员的帽子如秋霜般严肃,掌握政权时只会忆起清廉的范滂。 会让乡人看到官员衣锦还乡的荣耀,惠阳的山水因此增添了光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在朝廷任职的官员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对家乡山水的描绘,展现了官员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风光的怀念。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与对未能归乡的无奈。最后,诗人以官员荣耀归乡的愿景,寄托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