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七洙省亲之休宁

· 王恭
无诸城头春雪飞,臈酒未醉缝春衣。 独怜游子江东去,正值关河雁北归。 江东远树徽州出,羡尔王浑得官日。 白首虽寒博士毡,多才已判文衡笔。 前年买棹问平安,南浦东江正采兰。 新安到后枇杷熟,闽徼归时络纬寒。 还家三径秋声早,故垄松楸不堪扫。 有泪空悲二弟殇,多情更忆双亲老。 兹别蹉跎几度霜,频将飞梦绕高堂。 沙头见月长回首,天畔怀儿更断肠。 儿今亦是儒林秀,寺簿云孙少卿后。 玉堂文献故家声,鱼佩金龟虎头绶。 鲤也青年曾过庭,诵诗三百未成名。 担簦别墅稀同调,记室王门得从兄。 青骊又指宁家处,不比王阳去时路。 山城小店越人烟,夜火残钟楚关树。 千里迢迢候起居,家人日夕念双鱼。 到时早觅新安使,兼寄皆山樵者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无诸城:指福州城。
  • 臈酒:腊月酿制的酒。
  • 缝春衣:指准备春天的衣物。
  •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 徽州:今安徽休宁一带。
  • 王浑:人名,可能是指林七洙。
  • 博士毡:指博士的职位,毡为坐垫,比喻职位。
  • 判文衡笔:指评定文章的权力。
  • 买棹:租船。
  • 新安:今安徽休宁。
  • 枇杷:一种水果。
  • 闽徼:指福建边界。
  • 络纬:纺织娘,一种昆虫。
  • 三径:指家园。
  • 故垄松楸:指祖坟。
  • 二弟殇:两个弟弟早逝。
  • 双亲老:父母年老。
  • 蹉跎:虚度光阴。
  • 飞梦绕高堂:梦中思念家乡。
  • 沙头:沙滩边。
  • 天畔:天边,指远方。
  • 儒林秀:指有才华的学者。
  • 寺簿:官名,指林七洙的官职。
  • 云孙:远孙,指林七洙的远亲。
  • 玉堂:指翰林院。
  • 鱼佩金龟虎头绶:指官服上的装饰。
  • 鲤也:指林七洙。
  • 过庭:指在家中接受教育。
  • 诵诗三百:指学习《诗经》。
  • 担簦:背着伞,指旅行。
  • 记室:官名,指林七洙的职位。
  • 王门:指王家的门第。
  • 青骊:青黑色的马。
  • 宁家处:回家的路。
  • 山城小店:山中的小城和小店。
  • 越人烟:指越地的人烟。
  • 夜火残钟:夜晚的灯光和残余的钟声。
  • 楚关树:楚地的关隘和树木。
  • 候起居:问候生活起居。
  • 双鱼:指书信。
  • 皆山樵者书:指山中樵夫的书信。

翻译

福州城头春雪纷飞,腊月的酒还未醉人,已开始缝制春衣。独自怜悯游子将去江东,此时正是大雁北归的季节。江东远处徽州的树影显现,羡慕你王浑得到官职的日子。虽然白发苍苍仍是博士,但已拥有评定文章的权力。前年租船问候平安,南浦东江正值采兰时节。新安到达后枇杷成熟,福建边界归来时络纬已寒。回家时秋声早早响起,祖坟的松树和楸树不堪清扫。泪水空悲两个弟弟早逝,更多情思忆起年迈的双亲。这次离别已虚度几度霜降,梦中常绕高堂。沙滩上见月常回首,天边思念儿子更断肠。儿子如今也是儒林中的才俊,寺簿云孙少卿之后。玉堂文献传承家族声望,官服上的装饰显赫。年轻时曾在家中学习《诗经》,虽未成名。背着伞在别墅中少有同调,记室王门得以跟随兄长。青黑色的马又指向回家的路,不同于王阳离去时的路。山中小城和越地的人烟,夜晚的灯光和残余的钟声在楚地的关隘和树木间回响。千里迢迢问候生活起居,家人日夕思念书信。到达时早寻新安使者,同时寄去山中樵夫的书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雪中的离别场景,通过对游子远行、家乡思念、官职荣耀等多重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生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春雪飞”、“江东去”、“新安到后枇杷熟”等,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幅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家乡的眷恋。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