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九首

莫轻白云白,不与风雨会。莫见守羊儿,或是初平辈。 人生非日月,光辉岂常在。一荣与一辱,古今常相对。 君不见于公门,子孙好冠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贯休:五代时期著名诗僧,擅长写诗,尤其擅长写山水诗。
  • 初平辈:指与初平(传说中的仙人)同辈的人,比喻超凡脱俗的人。
  • 于公门:指于公的家族,于公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以贤能著称。

翻译

不要轻视那白云的洁白,它不与风雨为伍。不要小看那看守羊群的少年,他可能就是初平那样的仙人。 人生不像日月那样永恒,光辉怎能常存?一次荣耀和一次屈辱,在古今之间常常相对存在。 你难道没看见于公的家族吗?他们的子孙都戴着高高的帽子,穿着华丽的衣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白云与风雨、守羊儿与初平辈、人生的荣辱与日月的恒常,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诗中“莫轻白云白,不与风雨会”寓意高洁不群,“莫见守羊儿,或是初平辈”则暗含对平凡中可能隐藏非凡的哲理。最后以于公门子孙的荣耀形象,暗示了家族荣耀的传承,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荣辱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贯休

贯休

五代时僧。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出家。苦节峻行,传《法华经》、《起信论》,精其奥义。钱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书,时人比之阎立本、怀素。善绘水墨罗汉,笔法坚劲夸张,世称“梵相”。有诗名。尝有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人呼得得来和尚。有《禅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