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尚书朝觐

至理契穹旻,方生甫与申。 一麾歌政正,三相贺仁人。 叵似卢怀慎,全如邵信臣。 澄渟消宿蠹,煦爱剧阳春。 对客烟花拆,焚香渥泽新。 徵黄还有自,挽邓住无因。 峡水全输洁,巫娥却讶神。 宋均颜未老,刘宠骨应贫。 大醉辞王剪,含香望紫宸。 三峰初有雪,万里正无尘。 伊昔林中社,多招席上珍。 终期仙掌下,香火一相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至理:最高的道理。
  • 契穹旻:与天意相契合。穹旻(qióng mín):天空。
  • 方生:正当盛年。
  • 甫与申: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这里指崔尚书。
  • 一麾:一面旌旗,古代用以指挥军队。这里指崔尚书的政绩。
  • 歌政正:歌颂政治清明。
  • 三相:指三位宰相。
  • 贺仁人:祝贺有仁德的人。
  • 叵似:不可比拟。
  • 卢怀慎:人名,古代贤臣。
  • 全如:完全像。
  • 邵信臣:人名,古代贤臣。
  • 澄渟:清澈平静。
  • 消宿蠹:消除积弊。
  • 煦爱:温暖慈爱。
  • 剧阳春:比阳春还要温暖。
  • 烟花拆:烟花绽放。
  • 渥泽新:恩泽新鲜。
  • 徵黄:古代音乐中的五音之一,这里指美好的名声。
  • 挽邓:挽留邓禹,古代贤臣。
  • 峡水:峡谷中的水。
  • 巫娥:巫山神女。
  • 宋均:人名,古代贤臣。
  • 刘宠:人名,古代贤臣。
  • 大醉辞王剪:醉酒时辞别王剪,王剪是古代名将。
  • 含香望紫宸:口中含香,望向皇宫。
  • 三峰:三座山峰。
  • 万里正无尘:万里之内没有尘埃,形容政治清明。
  • 伊昔:从前。
  • 林中社:树林中的社稷,指朝廷。
  • 多招席上珍:招揽了许多贤才。
  • 终期仙掌下:最终在仙人掌下,指仙境。
  • 香火一相亲:香火相连,指人们共同祭祀。

翻译

最高的道理与天意相契合,正当盛年的崔尚书如同古代的美男子。他的政绩被歌颂,政治清明,三位宰相祝贺这位有仁德的人。他的贤能不可比拟,完全像古代的贤臣卢怀慎和邵信臣。他的治理清澈平静,消除了积弊,他的温暖慈爱比阳春还要温暖。面对客人时,烟花绽放,焚香时恩泽新鲜。他的美好名声还有自己的努力,挽留邓禹却没有原因。峡谷中的水全部洁净,巫山神女也惊讶于他的神采。宋均的容颜还未老,刘宠的骨气应当贫穷。醉酒时辞别王剪,口中含香,望向皇宫。三座山峰初见雪,万里之内没有尘埃。从前在树林中的朝廷,招揽了许多贤才。最终在仙人掌下,人们共同祭祀。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崔尚书的政绩和品德,将其比作古代的贤臣,形容他的治理如阳春般温暖,政治清明如无尘的万里。诗中运用了许多古代贤臣的名字和典故,展现了崔尚书的卓越和人们对他的敬仰。通过对崔尚书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清明政治和贤能官员的向往。

贯休

贯休

五代时僧。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出家。苦节峻行,传《法华经》、《起信论》,精其奥义。钱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书,时人比之阎立本、怀素。善绘水墨罗汉,笔法坚劲夸张,世称“梵相”。有诗名。尝有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人呼得得来和尚。有《禅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