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节进大蜀皇帝五首

茂祉遐宣胜事并,薰风微入舜弦清。 四洲不必归王化,一统那能计圣情。 合合鼓钟膏雨滴,峨峨宫阙瑞烟横。 西逾昆岳东连海,谁不梯山贺圣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茂祉(mào zhǐ):丰厚的福祉。
  • 遐宣(xiá xuān):广泛传播。
  • 薰风(xūn fēng):和煦的风。
  • 舜弦(shùn xián):指舜帝时的音乐,象征和平与繁荣。
  • 四洲(sì zhōu):指世界的四个方向。
  • 王化(wáng huà):指帝王的教化。
  • 一统(yī tǒng):统一。
  • 圣情(shèng qíng):皇帝的情感。
  • 合合(hé hé):和谐的声音。
  • 鼓钟(gǔ zhōng):古代的乐器,象征喜庆。
  • 膏雨(gāo yǔ):滋润的雨,比喻恩泽。
  • 峨峨(é é):高耸的样子。
  • 宫阙(gōng què):皇宫。
  • 瑞烟(ruì yān):吉祥的烟雾。
  • 昆岳(kūn yuè):指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
  • 梯山(tī shān):攀登山峰,比喻朝见皇帝。

翻译

丰厚的福祉广泛传播,美好的事情接连不断,和煦的风轻轻吹入舜帝那清新的音乐中。 世界的四个方向都不必归于帝王的教化,统一的大业怎能计算皇帝的情感。 和谐的鼓钟声中,滋润的雨滴落下,高耸的皇宫上吉祥的烟雾横飞。 西至昆仑山,东至大海,谁不攀登山峰来朝见这位圣明的皇帝。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皇帝的伟大和国家的繁荣。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薰风微入舜弦清”描绘了国家的和平与繁荣,“合合鼓钟膏雨滴”则象征着国家的喜庆和恩泽。通过“西逾昆岳东连海”和“谁不梯山贺圣明”的描绘,表达了皇帝的威严和人民对他的敬仰。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宏大,充分展现了五代十国时期对皇帝的崇敬之情。

贯休

贯休

五代时僧。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出家。苦节峻行,传《法华经》、《起信论》,精其奥义。钱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书,时人比之阎立本、怀素。善绘水墨罗汉,笔法坚劲夸张,世称“梵相”。有诗名。尝有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人呼得得来和尚。有《禅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