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等量:相等的分量。
- 红缕:红色的丝线。
- 晶荧:明亮闪烁。
- 匀圆:均匀圆润。
- 玉潭:玉石般清澈的水潭。
- 盈尺:满一尺,形容水深。
- 金地:金色的地面。
- 两条冰:形容水珠像两条冰一样。
- 轮时:转动时。
- 星侵佛:星星仿佛要侵犯佛像。
- 挂处:悬挂的地方。
- 露滴僧:露珠仿佛要滴在僧人身上。
- 琉瓈:琉璃,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宝石。
- 殿:宫殿。
- 月为灯:月亮作为照明。
翻译
相等的红色丝线贯穿明亮的水晶珠,人们都说它们均匀圆润,其他珠子难以超越。 凿开玉石般清澈的水潭,水深满一尺,水珠像两条冰一样被琢磨成形。 转动时担心星星仿佛要侵犯佛像,悬挂的地方常疑露珠仿佛要滴在僧人身上。 几次深夜寻找都找不到,只有琉璃般的宫殿和月亮作为照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串精美的水晶念珠,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念珠的美丽和神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红缕贯晶荧”、“凿断玉潭盈尺水”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念珠的材质和形态。同时,通过“轮时秪恐星侵佛”、“挂处常疑露滴僧”等句,表达了念珠在宗教仪式中的重要地位和人们对它的敬畏之情。最后两句“几度夜深寻不著,琉瓈为殿月为灯”则营造了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宗教气息的场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