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

· 曹松
出门嗟世路,何日朴风归。 是处太行险,□□应解飞。 主人厚薄礼,客子新故衣。 所以浇浮态,多令行者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ē):叹息,感叹。
  • 朴风:淳朴的风气。
  • 太行 (tài háng):山脉名,位于中国北部,横跨河北、山西等地。
  • 浇浮态:轻浮不实的态度。
  • 行者:行人,旅行者。

翻译

出门在外,我感叹这世道的艰难,何时才能回归淳朴的风气呢? 到处都是太行山那样险峻的地方,应该学会如何飞翔才能解脱。 主人对待客人的礼节有厚有薄,客人穿着新旧不一的衣服。 正是这种轻浮不实的态度,常常让旅行者感到违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回归淳朴生活的向往。诗中,“太行险”象征着世道的艰难,而“应解飞”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超越现实困境的愿望。通过对主人待客之礼和客子衣着的描写,诗人进一步揭示了社会风气的浇薄,以及这种风气给旅行者带来的不适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批判。

曹松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七十馀,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曹松诗作,风格似贾岛,工于铸字炼句。因他生活在社会底层,故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憎恶战争。 曹松不满现实但又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科举应试,直到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才以七十一岁高龄中进士。因同榜中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皆年逾古稀,故时称“五老榜”。曹松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终因风烛残年,不久谢世。遗作有《曹梦征诗集》三卷。《全唐诗》录其诗一百四十首。 ► 1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