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

君不见道傍废井生古木,本是骄奢贵人屋。几度美人照影来,素绠银瓶濯纤玉。 云飞雨散今如此,绣闼雕甍作荒谷。沸渭笙歌君莫誇,不应常是西家哭。 休说遗编行者几,至竟终须合天理。败他成此亦何功,苏张终作多言鬼。 行路难,行路难,不在羊肠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素绠(gěng):指用来汲水的绳索。
  • 银瓶:指用来盛水的银制容器。
  • (zhuó):洗涤。
  • 纤玉:比喻美人的手。
  • 绣闼(tà):装饰华丽的门。
  • 雕甍(méng):雕刻精美的屋脊。
  • 沸渭:形容声音喧闹。
  • 笙歌:指音乐和歌唱。
  • 苏张:指苏秦和张仪,战国时期的纵横家。

翻译

你难道没看见路旁废弃的井边长满了古老的树木,那里曾经是骄奢贵人的豪华住宅。多少次美人在这里照影,用素绠银瓶洗涤她纤细如玉的手。如今一切云飞雨散,那华丽的门和精美的屋脊都变成了荒谷。你不要夸耀那里的喧闹音乐和歌唱,不应该总是听到西家的哭泣声。不要说那些遗留下来的书籍有多少行人阅读,毕竟最终还是要符合天理。即使通过破坏他人成功,又有什么功劳呢?苏秦和张仪最终也只是多言的鬼魂。行路难,行路难,不是只在曲折的小路上。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表达了世事无常、荣华易逝的感慨。诗中“废井生古木”与“绣闼雕甍作荒谷”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后文通过对“苏张”等历史人物的提及,暗示了智谋与言辞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强调了天理的不可违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贯休

贯休

五代时僧。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出家。苦节峻行,传《法华经》、《起信论》,精其奥义。钱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书,时人比之阎立本、怀素。善绘水墨罗汉,笔法坚劲夸张,世称“梵相”。有诗名。尝有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人呼得得来和尚。有《禅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