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裴尹员外西斋看花
笑向东来客,看花枉在前。
始知清夏月,更胜艳阳天。
露湿呈妆污,风吹畏火燃。
葱茏和叶盛,烂熳压枝鲜。
红彩当铃阁,清香到玉筵。
蝶栖惊曙色,莺语滞晴烟。
得地殊堪赏,过时倍觉妍。
芳菲迟最好,唯是谢家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枉(wǎng):白费,徒劳。
- 清夏月:清凉的夏夜。
- 艳阳天:阳光明媚的日子。
- 呈妆污:指露水沾湿了花瓣,如同妆容被玷污。
- 畏火燃:形容风吹动花朵,如同害怕火焰燃烧。
- 葱茏(cōng lóng):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 烂熳(làn màn):色彩鲜艳,繁盛。
- 铃阁:悬挂铃铛的楼阁。
- 玉筵:精美的宴席。
- 惊曙色:被晨光惊动。
- 滞晴烟:停留在晴朗天空中的烟雾。
- 得地:指花儿得到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 过时:指花期过后。
- 谢家怜:指谢灵运家的怜爱,谢灵运是南朝宋的文学家,以爱花著称。
翻译
笑着迎接从东边来的客人,看花却白费了时间。 才知道清凉的夏夜,比阳光明媚的日子更胜一筹。 露水湿润了花瓣,如同妆容被玷污,风吹动花朵,如同害怕火焰燃烧。 茂盛的绿叶中,色彩鲜艳的花朵压满了枝头。 红色的花朵在铃阁旁,清香飘到了精美的宴席上。 蝴蝶被晨光惊动,黄莺的歌声停留在晴朗的天空中。 得到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花儿特别值得欣赏,花期过后,更是倍感美丽。 芳菲的花儿在等待最好的时刻,只有谢家的人懂得怜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花开的景象,通过对花朵在不同时间和环境下的状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花的美丽和生命力。诗中,“清夏月”与“艳阳天”对比,突出了夏夜的清凉与宁静,而“露湿呈妆污”和“风吹畏火燃”则生动地描绘了花瓣在露水和风中的姿态。后文通过对花儿在铃阁、玉筵旁的描写,以及对蝴蝶、黄莺的描绘,进一步以动衬静,增强了诗的意境。结尾提到“谢家怜”,不仅增添了文化内涵,也表达了诗人对花的深情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