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罗君仲矩致仕还乡
弱冠事先帝,服勤三十年。
云南暨琼崖,足迹履十千。
先帝升仙去,放逐归园田。
圣帝旋旧都,皦日明中天。
诏书例徵召,小大无弃捐。
君以去岁暮,入朝觐天颜。
须鬓纷已皤,心志强且坚。
皇衷悯衰迈,不以职事牵。
内官颁书籍,礼曹供赏筵。
敕文谕恩意,仍服裳与冠。
俾归荣乡里,优游养馀閒。
劝民使为善,备载敕谕间。
我以谫薄才,承乏左挍垣。
送行不敢远,执爵三四传。
料君到家时,桃李争春妍。
有子克嗣宗,瑜珥色娟娟。
豚犬能相亲,教以孝悌先。
乡邻及姻戚,来往相摩肩。
种秫酒酿醇,举罾鳞获鲜。
高歌酌至夕,酌罢醉即眠。
起来眺门外,青山横素烟。
儒生索书字,释子坐话禅。
双凫度西上,渔篴回东边。
万事无一忧,梦寐亦陶然。
悠哉复悠哉,其乐不可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 服勤:指勤勉地服侍或工作。
- 暨:和,与。
- 皦日:明亮的太阳。
- 徵召:征召,指官方召集人才。
- 觐:朝见君主或朝拜圣地。
- 皤:白色,这里指白发。
- 礼曹:古代官署名,掌管礼仪事务。
- 敕文:皇帝的诏书。
- 俾:使。
- 馀閒:闲暇之余。
- 谫薄:浅薄。
- 承乏:谦辞,表示所在职位一时无适当人选,暂由自己充任。
- 左挍垣:古代官署名,具体职责不详。
- 瑜珥:美玉制成的耳饰,这里比喻美好的样子。
- 豚犬:指家畜,这里比喻子女。
- 秫:高粱。
- 罾:一种用竹竿或木棍做支架的方形鱼网。
- 渔篴:渔笛,渔人吹的笛子。
翻译
罗君仲矩年轻时就开始侍奉先帝,勤勉工作了三十年。他的足迹遍布云南和琼崖,走过了无数的路程。先帝去世后,他回到了自己的田园生活。新皇帝回到了旧都,天空中的太阳明亮照耀。皇帝下诏征召人才,不论大小都不遗弃。罗君在去年年末,进京朝见皇帝。他的须发已经斑白,但心志依然坚强。皇帝怜悯他的衰老,没有让他承担繁重的职务。内官送来了书籍,礼曹准备了赏赐的宴席。皇帝的诏书表达了对他的恩意,并赐予他衣冠。让他回到家乡荣耀,悠闲地度过余生。他劝导民众行善,这些教诲都记录在诏书中。我以浅薄的才能,暂时担任左挍垣的职务。送行时不敢走远,举杯祝福了几次。想象罗君到家时,桃花李花竞相开放。他的儿子继承了家族,美玉般的耳饰闪耀着光彩。他的子女能够和睦相处,教育他们以孝悌为先。乡邻和亲戚,来往频繁。他种植高粱酿造美酒,举网捕鱼得鲜。高声歌唱直到傍晚,喝醉了就睡去。醒来后站在门外,看到青山上飘着白色的烟雾。儒生来求字,僧人坐着谈论禅理。两只野鸭向西飞去,渔笛声从东边传来。万事无忧,梦中也感到快乐。悠哉悠哉,这种快乐无法言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罗君仲矩一生的辛勤与荣耀,以及他退休后的宁静生活。诗中通过对罗君早年侍奉先帝、晚年得到皇帝恩宠的叙述,展现了他的忠诚与尊荣。后半部分则通过想象罗君回到家乡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罗君晚年幸福生活的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士人对忠诚、荣誉和田园生活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