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吉同人诏起西粤左辖过访小园时□蜀交警获读子吉滇黔纪略及行间文檄乃北望稽首而呼万岁圣天子故剑之求不在一西粤也子吉索诗为别因赋二律以壮其行为异日凌烟阁中左券
扪虱深谈夜色阑,巴川辽海未安澜。
老臣卧稳东山枕,圣主恩深北阙环。
岂为屏籓铜柱界,请看京观点苍山。
九重宵旰君应念,何日升平慰圣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扪虱(mén shī):比喻深入交谈,无所不谈。
- 阑:夜深。
- 巴川辽海:泛指边远地区。
- 安澜:平静无波,比喻国家安定。
- 东山枕:指隐居生活。
- 北阙环:指朝廷的恩宠。
- 屏籓(píng fān):屏风和藩篱,比喻国家的边疆。
- 铜柱界:指边疆的界标。
- 京观(jīng guān):京城的景象。
- 点苍山:山名,此处可能指边疆的景象。
- 九重宵旰(jiǔ chóng xiāo gàn):指皇帝日夜操劳。
- 升平:国家太平。
翻译
深夜里我们深入交谈,无所不谈,巴川和辽海这些边远地区还未完全安定。老臣我安稳地隐居在东山,而圣主的恩宠却如北阙的环抱般深厚。这并非只是为了边疆的安宁,而是要请你看京城的景象和边疆的点苍山。皇帝日夜操劳,你应该时刻记挂,何时才能有国家太平,让圣颜得到慰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定的深切关怀和对皇帝的忠诚。诗中通过“扪虱深谈”和“巴川辽海”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国家边疆安危的忧虑。同时,通过“东山枕”和“北阙环”的对比,表达了作者虽隐居山林,但心系朝廷的复杂情感。最后,诗句“九重宵旰君应念,何日升平慰圣颜”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国家太平的渴望和对皇帝的忠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高尚的品格和深沉的爱国情怀。
张萱的其他作品
- 《 又吊朝云墓用陆岱瞻明府韵 》 —— [ 明 ] 张萱
- 《 校书秘省用秦玄峰寅丈韵呈三阁师 》 —— [ 明 ] 张萱
- 《 归兴诗 其二 》 —— [ 明 ] 张萱
- 《 李自得过访小园留酌以四诗见赠用来韵赋谢 》 —— [ 明 ] 张萱
- 《 閒居咏怀奉寄黄士明黄亮垣韩绪仲三太史 》 —— [ 明 ] 张萱
- 《 题董玄宰见赠九岳长青图 》 —— [ 明 ] 张萱
- 《 眉寿六封卷为郭青师司马封君题 》 —— [ 明 ] 张萱
- 《 秋日园居口号六十章 》 —— [ 明 ] 张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