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开侍其尊公玉华山人过集小园以诗见贻用来韵

· 张萱
双林三径百花天,有客寻幽兴更偏。 杖履他乡娱一日,晨昏子舍别多年。 三山已觅安期枣,一叶同乘太乙莲。 知尔曾歌招隐句,可能常棹剡溪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双林:指两片树林。
  • 三径:指小路。
  • 百花天:形容花开得非常繁盛的时节。
  • 杖履:指行走,也代指旅行。
  • 晨昏子舍:指早晚在家中的时光。
  • 三山:神话中的山名,这里指仙境。
  • 安期枣:传说中的仙果。
  • 太乙莲:指仙人乘坐的莲花。
  • 招隐句:指邀请隐士出山的诗句。
  • 剡溪船:指在剡溪上划船,剡溪是浙江的一条河流,常被用来象征隐逸生活。

翻译

在两片树林和三条小径之间,百花盛开的天空下,有客人来寻找幽静,兴致更加独特。 在他乡,我们一同行走,享受一天的快乐,而早晚在家中的时光,我们已分别多年。 我们已经寻觅了仙境中的安期枣,一同乘坐太乙莲。 我知道你曾唱过招隐的诗句,可能你也会常常划着剡溪的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百花盛开的时节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许多神话和仙境的元素,如“三山”、“安期枣”、“太乙莲”,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超脱尘世的意境。通过对“杖履他乡”和“晨昏子舍”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行的矛盾情感。最后,诗人以“招隐句”和“剡溪船”作结,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友人可能选择的生活方式的猜测。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