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开侍其尊公玉华山人过集小园以诗见贻用来韵
双林三径百花天,有客寻幽兴更偏。
杖履他乡娱一日,晨昏子舍别多年。
三山已觅安期枣,一叶同乘太乙莲。
知尔曾歌招隐句,可能常棹剡溪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双林:指两片树林。
- 三径:指小路。
- 百花天:形容花开得非常繁盛的时节。
- 杖履:指行走,也代指旅行。
- 晨昏子舍:指早晚在家中的时光。
- 三山:神话中的山名,这里指仙境。
- 安期枣:传说中的仙果。
- 太乙莲:指仙人乘坐的莲花。
- 招隐句:指邀请隐士出山的诗句。
- 剡溪船:指在剡溪上划船,剡溪是浙江的一条河流,常被用来象征隐逸生活。
翻译
在两片树林和三条小径之间,百花盛开的天空下,有客人来寻找幽静,兴致更加独特。 在他乡,我们一同行走,享受一天的快乐,而早晚在家中的时光,我们已分别多年。 我们已经寻觅了仙境中的安期枣,一同乘坐太乙莲。 我知道你曾唱过招隐的诗句,可能你也会常常划着剡溪的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百花盛开的时节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许多神话和仙境的元素,如“三山”、“安期枣”、“太乙莲”,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超脱尘世的意境。通过对“杖履他乡”和“晨昏子舍”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行的矛盾情感。最后,诗人以“招隐句”和“剡溪船”作结,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友人可能选择的生活方式的猜测。
张萱的其他作品
- 《 登金山寺四首 其二 》 —— [ 明 ] 张萱
- 《 省南上人长安乞诸朝贵为书金刚经镌石时有中贵人欲为开社者余喜而赋之 》 —— [ 明 ] 张萱
- 《 题鸡鷘图 》 —— [ 明 ] 张萱
- 《 农圃渔樵十咏 》 —— [ 明 ] 张萱
- 《 留题平山驿 》 —— [ 明 ] 张萱
- 《 长寿庵写经示众十五举 》 —— [ 明 ] 张萱
- 《 侯令博罗获上信下两年如一日矣公门桃李药笼参苓四境无弃物者独知之契物外之交惟萱一人实徼福焉一旦惠赐表庐曰圣世人龙何物老圃能无愧色而侯过情之誉有加无已复不惜彩毫更题啸傲烟霞一榜永光衡泌且贶以珠玉不一而足谓为老圃真面目以传老圃之神岂抱瓮荷锄者亦有葑菲可采乎九顿拜嘉即悬于百尺楼头喜而欲狂步侯来韵勉短赋谢珠玉在前不辞形秽 》 —— [ 明 ] 张萱
- 《 读沈司马伯含被言十二章有感用来韵却赠孤愤离怀黯然对深或可观予同社不必万人传也 》 —— [ 明 ] 张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