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天中节韩云陆大参招同黄黄岘大参徐太冲林寄寰韩嵩少三明府余瞻明孝廉汎舟榕水

· 张萱
锦缆牙樯拂柳矶,天中佳节净朝晖。 溶溶一水晴初汎,矫矫群龙蛰不飞。 帘捲青山皆紫逻,尊开白发半朱衣。 赋成不是浮湘客,犯斗今宵奏少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辛酉: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天中节:端午节的别称。
  • 大参:古代官职名,参议的尊称。
  • 明府:古代对县令的尊称。
  • 孝廉:明清时期对举人的雅称。
  • 锦缆牙樯:华丽的缆绳和象牙装饰的船桅,形容船只的豪华。
  • 柳矶:柳树旁的石矶,指水边。
  • 溶溶:形容水波流动的样子。
  • 矫矫:形容龙腾跃的样子。
  • 蛰不飞:蛰伏而不飞,指端午节时龙舟不比赛。
  • 紫逻:紫色的山峦,形容山色美丽。
  • 朱衣:红色的衣服,古代官员的常服。
  • 浮湘客:指屈原,因屈原投湘江而死,故称。
  • 犯斗:指星辰运行至斗宿,比喻人的地位上升。
  • 少微:星名,古代认为此星主文章、学问。

翻译

在辛酉年的端午节,韩云陆大参邀请黄黄岘大参、徐太冲、林寄寰、韩嵩少三位县令以及余瞻明举人,一同乘舟游于榕水之上。华丽的缆绳和象牙装饰的船桅轻拂柳树旁的石矶,端午节的早晨,天空清澈,阳光明媚。一水波光粼粼,晴朗初现,群龙蛰伏,不展翅飞翔。帘幕卷起,青山皆呈紫色,尊酒开启,白发半掩朱衣。赋诗并非如屈原般的浮湘客,今夜星辰运行至斗宿,将奏响少微星,预示着文章学问的成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端午节时一群文人雅士的游船活动,通过华丽的船只、清澈的朝晖、静谧的水面和群山的紫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氛围。诗中“矫矫群龙蛰不飞”一句,巧妙地以龙舟不比赛来象征节日的宁静,而“犯斗今宵奏少微”则表达了对文学成就的期待和自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雅集的风采。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