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僧

群僧杖舄赴西京,夹道行看柳色青。 欲向天边迎佛骨,岂期树下听禅经。 飧霞得意忘归路,采药何心卧草亭。 四十年前遗钵处,至今风雨尚冥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杖舄 (zhàng xì):手持拐杖,穿着草鞋。
  • 飧霞 (sūn xiá):指食用仙霞,比喻修炼仙道。
  • 遗钵 (yí bō):遗留下来的僧钵,指佛教传承。

翻译

一群僧侣手持拐杖,穿着草鞋前往西京,沿途的柳树青翠,吸引了众多行人驻足观看。他们本想向天边迎接佛骨,却意外在树下聆听了禅经。在修炼仙道中得意忘形,忘记了归途,采药时又何必在意是否躺在草亭中。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遗留下来的僧钵之处,至今风雨依旧,景象幽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群僧侣前往西京的旅途景象,通过“群僧杖舄赴西京”和“夹道行看柳色青”等句,生动展现了他们的旅途和周围的自然景色。诗中“欲向天边迎佛骨,岂期树下听禅经”表达了僧侣们对佛教的虔诚和对禅理的意外领悟。后两句“飧霞得意忘归路,采药何心卧草亭”则进一步以修炼仙道和采药为喻,表达了僧侣们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结尾的“四十年前遗钵处,至今风雨尚冥冥”则带有浓厚的历史感和神秘色彩,暗示了佛教传承的深远和不易。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