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宪二无公以喜雨及登浴日亭二诗索和次来韵赋之喜雨

· 张萱
西畴幸慰云霓望,试问篝车祝几何。 桃李向荣时雨沛,川原回润土膏多。 噤声鸠妇分枝坐,湿翅凫翁掠水过。 惠我其宁自今日,扶犁再咏下谋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畴:西边的田地。
  • 云霓:云和彩虹,比喻人们的渴望。
  • 篝车:古代用于灌溉的水车。
  • 桃李:比喻学生或年轻一代。
  • :充沛,丰富。
  • 川原:平原河流。
  • 回润:恢复湿润。
  • 土膏:肥沃的土地。
  • 噤声:闭口不言。
  • 鸠妇:斑鸠,这里指斑鸠的叫声。
  • 分枝坐:在树枝上分坐。
  • 湿翅:湿透的翅膀。
  • 凫翁:野鸭。
  • 掠水过:贴着水面飞过。
  • 惠我:对我有恩惠。
  • 扶犁:耕田。
  • 下谋歌:指农夫的歌谣,表达对雨水的感激。

翻译

西边的田地终于满足了人们对云雨的渴望,试问我们祈求水车灌溉的愿望有多少。桃李树在雨水的滋润下盛开,平原河流恢复了湿润,土地变得肥沃。斑鸠的叫声不再,它们在树枝上分坐,野鸭湿透的翅膀贴着水面飞过。从今天起,雨水将给我们带来恩惠,我们将再次扶犁耕田,咏唱农夫的歌谣,表达对雨水的感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后田野的生机勃勃景象,通过“桃李向荣”、“川原回润”等意象展现了雨水的丰沛和对农作物的滋养。诗中“噤声鸠妇”、“湿翅凫翁”等生动描绘了雨后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雨水的喜悦和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诗人对自然和农耕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