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邵通判之苏州

· 曹义
奏功秋晓上蓬莱,得最多誇治剧材。 宫漏断时辞玉阙,骅骝嘶处出金台。 麾旌远向吴门去,民庶欢迎召父回。 到□寄声黄太守,交游浑不附书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奏功:取得功绩。
  • 秋晓:秋天的早晨。
  • 蓬莱:神话中的仙境,比喻高官显位。
  • 治剧材:处理繁难事务的才能。
  • 宫漏:宫中的计时器,指时间。
  • :停止,这里指时间已晚。
  • 玉阙:皇宫的美称。
  • 骅骝:古代良马名,比喻英俊的人才。
  • :马叫声。
  • 金台:黄金台,古代帝王招贤纳士的地方。
  • 麾旌:旗帜,指官员的仪仗。
  • 吴门:苏州的别称。
  • 召父:召公,古代贤臣,这里比喻邵通判。
  • 黄太守:指苏州的地方官。
  • 交游:朋友间的交往。
  • 浑不:全不。

翻译

你在秋天的早晨取得了功绩,登上了高官显位,你的才能在处理繁难事务中得到了最多的夸赞。 宫中的计时器停止了,你离开了皇宫,英俊的人才在马叫声中离开了黄金台。 你的旗帜远去到了苏州,百姓们欢迎你这位贤臣的归来。 到了那里,请寄声给黄太守,我们之间的交往全不附带书信。

赏析

这首作品是曹义送别邵通判去苏州的作品,通过描绘邵通判的功绩和才能,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诗中运用了蓬莱、玉阙、金台等意象,展现了邵通判的高贵和才华。同时,通过“民庶欢迎召父回”一句,表达了百姓对邵通判的期待和欢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曹义

明应天府句容人,字子宜。永乐十三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升礼部主事,累迁南京吏部尚书。正统末,京师告急,奉命守崇文门。天顺初辞官归。有《默庵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