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高邮教职

· 曹义
清时振铎远驰声,共说滇南教有成。 奏绩才看朝玉阙,承恩又喜向□城。 一尊晓日官亭酒,十里东风客路情。 文旆悬知明到日,青衿几许远相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时:太平盛世。
  • 振铎:敲响铃铛,比喻教书育人。
  • 驰声:声名远扬。
  • 滇南:云南南部。
  • 奏绩:取得成绩。
  • 朝玉阙:朝见皇帝。
  • 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宠。
  • □城:此处应为地名,原文缺失。
  • 官亭:官方设立的亭子,常用于送别。
  • 客路:旅途。
  • 文旆:文人的旗帜,指文人的行踪。
  • 悬知:预知,料想。
  • 青衿:古代学子穿的青色衣服,代指学生。

翻译

在太平盛世中,你敲响教育的铃铛,声名远扬,大家都说你在云南南部的教育取得了成功。你刚刚在朝廷上展示了你的成绩,又高兴地接受了皇帝的恩宠,前往另一个城市。在官亭里,我们喝着酒,看着朝阳,十里东风吹拂着我们的旅途情感。我知道,当你带着文人的旗帜到达时,一定会有许多学生穿着青色的衣服,远远地来迎接你。

赏析

这首诗是曹义送别一位前往高邮担任教职的朋友时所作。诗中,曹义赞扬了朋友在教育上的成就和声望,表达了对朋友前程的美好祝愿。通过“清时振铎”、“驰声”、“奏绩”等词语,描绘了朋友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和受到的尊重。后两句则通过“官亭酒”、“客路情”等意象,抒发了送别时的深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曹义

明应天府句容人,字子宜。永乐十三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升礼部主事,累迁南京吏部尚书。正统末,京师告急,奉命守崇文门。天顺初辞官归。有《默庵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