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洲

灵屿孤悬巨浸中,如拳嵂兀峙苍穹。 飞涛日散山阴雪,激浪时兼广莫风。 天成粒粟王图并,地设丸坭禹甸同。 何日建桥观日出,秦皇驱石此神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果洲: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岛屿。
  • 灵屿:指果洲,形容其神秘而美丽。
  • 孤悬:孤独地悬挂或存在。
  • 巨浸:大水,这里指大海。
  • 如拳嵂兀:形容岛屿小而高耸。
  • 峙苍穹:屹立在苍天之下。
  • 飞涛:汹涌的波涛。
  • 激浪:波浪冲击。
  • 广莫风:强劲的风。
  • 天成:自然形成。
  • 粒粟:比喻微小。
  • 王图:帝王的版图。
  • 地设:地势自然形成。
  • 丸坭:小土块,比喻小岛。
  • 禹甸:指中国古代的疆域。
  • 建桥:架设桥梁。
  • 秦皇驱石:传说秦始皇为了建造长城,命令神力驱使石头自行移动。
  • 神工:神奇的工艺或能力。

翻译

果洲这神秘的岛屿孤独地悬挂在浩瀚的大海中,它小而高耸,屹立在苍天之下。汹涌的波涛日复一日地冲刷着山阴的雪,波浪冲击时常常伴随着强劲的风。这岛屿虽小,却像是自然形成的微小粒粟,与帝王的版图并列;它虽小,却像是地势自然形成的小土块,与中国古代的疆域相同。何时能在这岛上架设桥梁,观赏日出,那将是如同秦始皇驱使石头般的神奇工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果洲岛的孤独与壮丽,通过对比岛屿的微小与大海的浩瀚,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与神秘。诗中“飞涛日散山阴雪,激浪时兼广莫风”生动描绘了海浪的汹涌和风的强劲,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结尾的“建桥观日出”与“秦皇驱石”的想象,表达了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壮举的向往,同时也赞美了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