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卿先辈以便面诗作奇字并画见投对使用来韵赋答仆嗜古文尝有六书故梓行于世独老腕有鬼不能数作奇字时文卿年仅十六既精六书复攻古文真可畏也

· 张萱
迸地珠玑满,挥毫紫翠浮。 我非元礼辈,君是子云流。 安得一尊酒,惊逢七月秋。 相期不相见,怅望海西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便面:古代用来遮面的扇状物。
  • 奇字:指古文中的生僻字或特殊字形。
  • 六书:古代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 梓行:印刷发行。
  • 老腕:指年老的手,这里比喻技艺高超但因年老而力不从心。
  • 元礼辈:指古代的文人学者,如东汉的陈元礼。
  • 子云流:指像汉代文学家扬雄(字子云)那样的文学流派。
  • 怅望:失望地望着。

翻译

满地散落着珍珠般的字句,挥动笔墨时,紫翠色的墨迹浮现。 我并非元礼那样的学者,而您却是像子云那样的文学才子。 真希望能有一杯酒,惊讶地发现已是七月的秋天。 我们相约却未能相见,只能失望地望着海的那一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年轻才子曾文卿的赞赏与期待,以及因未能相见而产生的怅惘之情。诗中“迸地珠玑满,挥毫紫翠浮”形象地描绘了曾文卿的文学才华,而“我非元礼辈,君是子云流”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曾文卿的非凡。末句“相期不相见,怅望海西头”深刻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与思念,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文学才子的敬仰。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