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廖永祚

· 张萱
相期白首忆交欢,更忆绨袍范叔寒。 锥土止存新马鬣,穗帷空设旧儒冠。 百年同穴一坏易,四壁啼饥数口难。 尚喜有归非我殡,西州清泪不须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相期:相约。
  • 白首:指老年。
  • 交欢:结交朋友,欢聚。
  • 绨袍:一种粗厚的丝织品制成的袍子。
  • 范叔:人名,可能指范增,秦末汉初的著名谋士。
  • 锥土:指坟墓。
  • 马鬣:马的鬃毛,这里比喻坟墓上的草。
  • 穗帷:灵柩前的帷幔。
  • 儒冠:儒者的帽子,代指儒者或读书人。
  • 同穴:同葬一墓穴,指夫妻或亲密的人死后同葬。
  • 一坏:一捧土,比喻微小。
  • 四壁:四周的墙壁,形容家境贫寒。
  • 啼饥:因饥饿而哭泣。
  • 尚喜:还庆幸。
  • 非我殡:不是我负责安葬。
  • 西州:地名,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故乡或特定的地方。
  • 清泪:悲伤的眼泪。

翻译

我们曾相约在老年时回忆往日的欢乐,更回忆起那穿着绨袍的范叔的寒冷。 坟墓上的草依旧,但灵柩前的帷幔已空,旧日的儒冠也无处安放。 百年后同葬一墓穴,一捧土就能轻易覆盖,但家境贫寒,数口之家难以维持生计。 还庆幸你有所归宿,不是我负责安葬,西州的眼泪不必再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友人廖永祚的哀悼之情。诗中,“相期白首忆交欢”展现了诗人与廖永祚深厚的友情,而“绨袍范叔寒”则通过典故暗示了廖永祚生前的清贫。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廖永祚死后的凄凉景象,以及诗人对其家境的同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后事的欣慰,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哀思。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