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相期:相约。
- 白首:指老年。
- 交欢:结交朋友,欢聚。
- 绨袍:一种粗厚的丝织品制成的袍子。
- 范叔:人名,可能指范增,秦末汉初的著名谋士。
- 锥土:指坟墓。
- 马鬣:马的鬃毛,这里比喻坟墓上的草。
- 穗帷:灵柩前的帷幔。
- 儒冠:儒者的帽子,代指儒者或读书人。
- 同穴:同葬一墓穴,指夫妻或亲密的人死后同葬。
- 一坏:一捧土,比喻微小。
- 四壁:四周的墙壁,形容家境贫寒。
- 啼饥:因饥饿而哭泣。
- 尚喜:还庆幸。
- 非我殡:不是我负责安葬。
- 西州:地名,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故乡或特定的地方。
- 清泪:悲伤的眼泪。
翻译
我们曾相约在老年时回忆往日的欢乐,更回忆起那穿着绨袍的范叔的寒冷。 坟墓上的草依旧,但灵柩前的帷幔已空,旧日的儒冠也无处安放。 百年后同葬一墓穴,一捧土就能轻易覆盖,但家境贫寒,数口之家难以维持生计。 还庆幸你有所归宿,不是我负责安葬,西州的眼泪不必再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友人廖永祚的哀悼之情。诗中,“相期白首忆交欢”展现了诗人与廖永祚深厚的友情,而“绨袍范叔寒”则通过典故暗示了廖永祚生前的清贫。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廖永祚死后的凄凉景象,以及诗人对其家境的同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后事的欣慰,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哀思。
张萱的其他作品
- 《 甲子元日邑侯裒谷孙公枉驾投辖既贻珠玉复命棋枰留酌竟日喜而赋谢 》 —— [ 明 ] 张萱
- 《 又与塾师福唐林用吁同赋 》 —— [ 明 ] 张萱
- 《 送韩伯声令宣化 》 —— [ 明 ] 张萱
- 《 题张元春秋山策蹇图 》 —— [ 明 ] 张萱
- 《 答谢潮州守徐宗鲁 》 —— [ 明 ] 张萱
- 《 去冬病困六旬开岁病目半月宝安卜筑又复愆期尹用平邓玄度诸君子数以书来念我深矣不能裁谢赋此代书时目眚未瘳令门士捉笔忧生戚戚情见乎词 》 —— [ 明 ] 张萱
- 《 甲子七夕雨中韩寅仲明府绪仲太史同新安孙子真携两姬过集 》 —— [ 明 ] 张萱
- 《 福寿图九咏代九邑令公寿鲍瞻鲁同府 》 —— [ 明 ] 张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