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冯海石上黄都阃兼柬谢假馆之意

将军揖客重怜予,文武才高自蠡庐。 报国久悬雷焕剑,起家原出石公书。 军中岁晏青霜肃,阃外春回紫电孤。 宾馆分藜天禄厚,冯生敢叹食无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揖客:以礼相待的客人。
  • 蠡庐:简陋的居所,比喻隐居或不显赫的出身。
  • 雷焕剑:传说中雷焕所铸的宝剑,比喻为国家效力的决心。
  • 石公书:指《石匮书》,明代张岱所著,此处比喻学问或智慧的来源。
  • 青霜:指剑,因剑光冷如霜,故称。
  • 紫电:形容剑光,也指宝剑。
  • 分藜:分食藜藿,指简朴的生活。
  • 天禄:天赐的福禄,指优厚的待遇。

翻译

将军以礼相待,对我格外看重,他的文武才能自隐居简陋之所便已显露。报效国家的决心如同雷焕铸剑般坚定,他的成功源自于深厚的学问和智慧。军中岁月虽严寒如青霜,但将军的威严如同春回大地,紫电般孤高。在优厚的天赐福禄中,我得以在宾馆中分食简朴的食物,冯生我怎敢感叹没有鱼吃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将军的敬重和感激之情。诗中,“将军揖客重怜予”直接表达了将军对作者的尊重和厚爱,而“文武才高自蠡庐”则赞美了将军的才华和出身。后几句通过比喻和象征,描绘了将军的报国决心和军中的威严,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在将军庇护下的满足和感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将军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华的由衷赞美。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