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诸侄读书处

盍簪楼外读书处,帘捲清幽景亦奇。 北望数峰遥接汉,南来一水细通池。 花枝欲醉春何减,天气宜人鸟自知。 三载芸窗淹世籍,十年楼阁主恩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盍簪(hé zān):古代指朋友相聚。
  • 帘捲:卷起帘子。
  • 接汉:接近天空。
  • 芸窗:指书斋。
  • 淹世籍:指长时间沉浸在书籍中。
  • 主恩施:指受到主人的恩惠。

翻译

在朋友相聚的楼外,是读书的地方,卷起帘子,清幽的景色也显得格外奇妙。北望,几座山峰高耸,仿佛接近天空;南来,一条小河细细流淌,与池塘相连。花儿在春光中欲醉,天气宜人,鸟儿也自知其乐。三年来,我沉浸在书斋中,十年间,楼阁里,我受到了主人的恩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充满书香的读书环境。通过“盍簪楼外”和“帘捲清幽”等词句,诗人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适宜读书的清幽之地。北望的山峰和南来的小河,增添了景色的层次感。诗中“花枝欲醉”和“天气宜人”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自然的和谐。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生活的满足和对主人恩惠的感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读书和自然的热爱。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