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日怀潘子迁集唐句

· 张萱
客省萧条杮叶红,每经时节恨飘蓬。 两竿落日溪桥上,一郡荆榛寒雨中。 潘赋登山魂易断,□□□□□□□。 秋风忽洒西园泪,何事吹箫向碧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客省:古代官署名,这里指在外地。
  • 杮叶红:杮(fèi),一种植物,杮叶红指杮树的叶子变红,形容秋天的景色。
  • 飘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两竿落日:形容太阳落山,只剩下两竿高。
  • 荆榛:荆棘和榛树,泛指丛生的杂草。
  • 潘赋:指潘岳的赋,潘岳是西晋文学家,其赋多写山水之美。
  • 西园泪:西园,指文人雅集之地,泪指感伤之情。
  • 吹箫向碧空:吹箫,指吹奏箫这种乐器,向碧空,指向着蓝天吹奏,形容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翻译

在外的官署中,杮树的叶子已经红透,每当这样的时节,我便深感漂泊之苦。夕阳只剩下两竿高,映照在溪桥之上,整个郡县都被寒雨中的荆榛所覆盖。想起潘岳的登山赋,心中不禁感到悲伤,秋风中仿佛洒下了西园的泪水,为何还要吹奏箫声,向着碧空飘扬。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秋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杮叶红”、“飘蓬”、“落日”、“荆榛”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秋日氛围。后两句通过对潘岳赋的提及和“西园泪”的比喻,抒发了诗人对过去文人雅集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最后以“吹箫向碧空”作结,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情感。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