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除夕守岁呈郡大父二初余公

· 张萱
彘肥酒熟乐无涯,欲买痴呆价未谐。 产落非关虚耗鬼,魔降不用锻磨斋。 重来佛子鸠鸿雁,更嘱傩翁逐虎豺。 怪底西园醉长夜,频添商陆煮茅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彘肥:猪肥。彘(zhì),古代对猪的称呼。
  • 酒熟:酒酿造好了。
  • 买痴呆:指购买愚笨,这里可能指一种娱乐活动或习俗。
  • 价未谐:价格没有谈妥。
  • 产落:指财产减少或损失。
  • 虚耗鬼:迷信中指导致财物无故减少的鬼怪。
  • 魔降:指邪恶的力量降临。
  • 锻磨斋:可能是一种驱邪的仪式或活动。
  • 重来佛子:再次请来佛教徒。
  • 鸠鸿雁:聚集鸿雁,这里可能指聚集人群。
  • 傩翁:指进行傩戏的老人。傩戏是一种古老的驱邪仪式。
  • 逐虎豺:驱逐虎豺,比喻驱除凶恶的人或事物。
  • 怪底:奇怪的是。
  • 西园:指某个园林或花园。
  • 商陆:一种植物,其根可入药,也可用于煮食。
  • 茅柴:茅草和柴火,这里指用茅草和柴火煮的食物。

翻译

猪肥酒酿造好了,乐趣无穷,想要购买愚笨却价格未谈妥。财产减少并非因为虚耗鬼,邪恶力量降临也不需要进行锻磨斋的仪式。再次请来佛教徒聚集人群,更嘱咐傩戏老人驱逐虎豺。奇怪的是在西园长夜醉酒,频繁添加商陆煮茅草和柴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除夕之夜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和民间习俗。诗中“彘肥酒熟”体现了节日的丰盛,而“买痴呆”则反映了民间的幽默与自嘲。后句中的“虚耗鬼”、“锻磨斋”等词语,揭示了当时人们对超自然现象的迷信和应对方式。结尾的“西园醉长夜”和“商陆煮茅柴”则描绘了人们在节日中的放纵和享受,整体诗意盎然,充满了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