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五日小园独泛

· 张萱
飐飐香风送芰荷,琅玕两岸水如梭。 欲驱伥虎悬人艾,为狎盟鸥去雀罗。 举目少年竞旗鼓,侧身平地有风波。 停桡不向湘江去,且听沧浪濯足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申:指某一年的农历壬申年。
  • 飐飐(zhǎn zhǎn):形容风吹动的样子。
  • 芰荷:指荷叶。
  • 琅玕(láng gān):美玉,这里形容水边的景色如美玉般美丽。
  • 伥虎:传说中被虎咬死的人变成的鬼,会帮助虎害人。
  • 人艾:指人间的烦恼。
  • 盟鸥:指与鸥鸟结盟,比喻隐居生活。
  • 雀罗:指捕鸟的网,比喻世俗的纷扰。
  • 旗鼓:比喻竞争或斗争。
  • 湘江:中国的一条河流,位于湖南省。
  • 沧浪:指水流的声音,也指水流清澈。
  • 濯足:洗脚,比喻远离尘嚣,过简朴的生活。

翻译

微风吹动着荷叶,送来阵阵香气,两岸的美景如美玉般闪耀,水面波光粼粼,如同梭子。我想要驱赶那些助纣为虐的伥虎,悬挂起象征人间烦恼的艾草,为了亲近那些与我结盟的鸥鸟,远离世俗的纷扰。放眼望去,少年们正在竞相展示自己的力量,而我则侧身避开,因为平地上也有风波。我停下船桨,不去湘江,而是选择听那清澈的水流声,唱着洗脚歌,享受简朴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壬申年五月五日独自泛舟小园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飐飐香风送芰荷”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后文通过对“伥虎”、“人艾”、“盟鸥”、“雀罗”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停桡不向湘江去,且听沧浪濯足歌”,则进一步以“沧浪濯足”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追求简朴生活的决心和超脱尘世的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泊之情。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