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集生太史以竹下新诗便面见贻次来韵赋谢并贻欧嘉可

· 张萱
何来天外奏云和,更忆花前捲白波。 竹醉可随人共醉,鸟歌常喜客同歌。 凤已览辉犹蔚跂,牛曾砺角莫摩挲。 西园亦有此君在,不见王奠可若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奏云和:比喻美妙的音乐。
  • 捲白波:形容饮酒时的豪放。
  • 竹醉:指竹子因雨露而显得更加翠绿,如同醉酒一般。
  • 凤已览辉:比喻美好的事物已经被人欣赏。
  • 蔚跂:形容事物的美好和盛大。
  • 牛曾砺角:比喻经过磨练和挑战。
  • 摩挲:轻轻地抚摸。
  • 王奠:可能指某个具体的人物,但此处不详。

翻译

何处传来天外的美妙音乐,更让我想起花前饮酒的豪放场景。 竹子因雨露而显得更加翠绿,如同醉酒一般,鸟儿的歌声总是欢喜地与客人同唱。 美好的事物已经被人欣赏,盛大的景象依旧,经历过磨练和挑战,却不需要轻轻抚摸来安慰。 西园也有这样的美景存在,只是不见了那位名叫王奠的人,又能如何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音乐、饮酒、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过往经历的回忆。诗中“奏云和”与“捲白波”形成对比,前者表现音乐之美,后者则描绘饮酒之乐。后句以竹子和鸟儿为媒介,表达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结尾处提到“王奠”,虽不详其人,却增添了一丝怀旧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