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云仲归豫章
忆君为新婚,我是执柯人。君年方二十,我乃仅三旬。
义气干云霄,力断东海潮。冯邓小功名,郭李殊寥寥。
可怜岁月去如驶,数茎白发鬓边起。君年亦强壮,居然抱三子。
言念匡庐好,携家归故里。匡庐之瀑数千丈,空中日照虹霓似。
羡君有兄能赋诗,亦能斗酒浇块垒。河梁此日送君行,我亦扁舟向旧京。
人生豪气久当尽,谁知老骥槽中鸣。请君兄弟上匡庐,望我负剑东南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执柯人:指媒人。柯,树枝。
- 冯邓:应是指古代的冯异、邓禹等人物。
- 郭李:或许指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物。
- 匡庐:即庐山。
- 块垒:比喻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
- 河梁:桥梁,亦借指送别之地。
- 老骥(jì):年老的骏马,多喻年老仍有壮志之人。
翻译
回忆起你新婚的时候,我是牵线搭桥的媒人。那时你才二十岁,而我仅仅三十岁。你的义气直冲云霄,力量能截断东海的潮水。像冯异、邓禹这样的小功名,郭子仪、李光弼那样的也很稀少。可惜岁月流逝如飞,几根白发在鬓边生长起来。你的年纪也正当强壮,竟然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心念着庐山好,带着家人回归故乡。庐山的瀑布有数千丈高,在空中日照下好似彩虹。羡慕你有兄长能够写诗,也能够以酒浇愁解闷。今日在这桥梁边送你前行,我也乘上小船去往旧京城。人生的豪气久而久之应当会耗尽,谁知道年老的骏马在槽中鸣叫。请你和兄弟登上庐山,期望我带着剑向东南出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友人胡云仲归乡之作。诗中回忆了两人的过往,包括友人新婚时的情景。同时盛赞友人年轻时充满义气和力量。既感慨时光的飞逝和友人的变化,又描绘了庐山的美景,如瀑布的壮丽。还表达了对友人兄长的羡慕。后又分别点明了送别的场景以及自己和友人不同的去向,既有离别的不舍,又有对未来的展望。结尾以老骥自喻,透露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在回忆与感慨、描写与抒情之间自然转换,生动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情谊和诸多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