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楚:古代吴国和楚国,这里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 巴陵:古代地名,今湖南岳阳市。
- 九派:指长江的众多支流。
- 三苗:古代少数民族,这里指三苗之地,即今湖南、湖北一带。
- 卉服:指穿着简朴的服装。
- 蛮方:指边远未开化的地区。
- 翊:辅佐,支持。
- 常道:常规,常理。
- 泰:安宁,和平。
翻译
吴楚之地,江山辽阔,巴陵水乡,远在天涯。 江水分流成九条支脉,山势控制着古老的三苗之地。 穿着简朴的人们在州里往来,边远的地区也支持着圣明的朝廷。 常常希望常规常理能带来安宁,像渔夫樵夫一样安享晚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岳阳楼所见的壮阔景象,通过“吴楚江山阔”和“江流分九派”等句,展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辽阔与江河的壮丽。诗中“卉服通州里,蛮方翊圣朝”表达了边远地区对中央的支持,体现了国家的统一与和谐。结尾的“每希常道泰,饮啄老渔樵”则抒发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国家和平安宁的深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