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童

白晰楚童清,双鬟挈酒瓶。 灌花晨汲井,学字夜囊萤。 竹院晴时扫,柴门客去扃。 弱躯偏惜汝,饥渴屡曾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晰:皮肤白净。晰,读作xī。
  • 双鬟:古代少女的一种发式,这里指梳着两个发髻的少年。
  • :提,携带。
  • 灌花:给花浇水。
  • 汲井:从井里打水。
  • 学字:学习写字。
  • 囊萤:用布袋装萤火虫,借其光亮读书,比喻勤奋学习。
  • 晴时:天气晴朗的时候。
  • :关闭。
  • 弱躯:柔弱的身体。
  • 饥渴:饥饿和口渴,比喻困苦的生活。

翻译

皮肤白净的楚地少年清秀,梳着两个发髻,提着酒瓶。 早晨给花浇水从井里打水,夜晚用布袋装萤火虫学习写字。 晴朗的日子在竹院里打扫,客人离去后柴门紧闭。 我特别怜惜你这柔弱的身体,你多次经历过饥饿和口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勤劳而清秀的楚地少年形象。通过“白晰”、“双鬟”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了少年的外貌特征。诗中“灌花晨汲井,学字夜囊萤”展现了少年日常的勤劳与学习,体现了他的勤奋和好学。结尾的“弱躯偏惜汝,饥渴屡曾经”则流露出诗人对少年困苦生活的同情与关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宋登春对少年形象的细腻刻画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